服务热线:
18901919522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每一天! 部直属出版机构-报刊社主办

简要描述: 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和增量连续多年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就业形势严峻。与此同时,选择“慢就业”的大学...

详细介绍

  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和增量连续多年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就业形势严峻。与此同时,选择“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高校应当如何逐渐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培育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笔者看来,高校应该充分的发挥专业课教师和专业课程的作用,把就业指导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实现关口前移,帮助大学生下好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先手棋”。

  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学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对学生的专业及职业兴趣具备极其重大影响。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与感受,进一步影响学生的专业持续意向,在学生内心种下“想就业”的种子。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都会存在的就业观念问题,专业课教师可将习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消解因人生阶段转变而产生的畏难情绪与怠惰思想,强化学生的个体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不断追求自我价值与独特精神,树立积极就业、勇于创业、勤恳敬业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融合个人兴趣和社会价值。

  基于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我们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的深刻认识,专业课教师应以专业相关知识技能为载体,重点帮助学生转变以下三方面的择业就业观念。一是克服“高不成低不就”的落差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发展中有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当代大学生虽然要志存高远,但更需要脚踏实地,勇于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二是克服“专业不对口”的无力感。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就业结构与就业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在大学校园里培养的学习能力迁移到职业发展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立足岗位成长成才,不断的提高自己,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三是克服“挣大钱挣快钱”的功利心。青年人就应有青年人的抱负,国家培养了青年人,青年人更应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教师能通过向学生展示更多职业路径,培养他们职业发展的长远视野,还可以巧用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追求。

  就业知识的积累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专业课教师通过分级、分步、个性化的培育,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对相关职业的喜好程度,深入探讨具体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前景,帮助学生持续深化、细化就业目标。

  大学一年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基于专业学习内容了解就业市场,初步构建行业运行特点与发展图景,帮助学生明确深造方向与职业选择路径。大学二年级,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细化就业目标,构建较为实际的就业选择。大学三年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深入了解行业主流工作模式与技能要求,验证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与喜好,及时修正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必要的职业实践能力。到了大学四年级,教师可以整合四年专业学习内容,结合自身专业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协助学生再度锁定就业目标。高校和学院还可以邀请校友或企业开展求职经验讲座与专业实践训练,帮助学生顺利、高效完成求职目标。基于专业教育的层级化、渐进式就业指导,增强学生对自我能力与职业兴趣的认知,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业到职业的有效转化,制定规范的就业行动计划、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掌握扎实的职业能力,水到渠成地实现就业。

  同时,高校还能够最终靠稳定的校企联动机制,不断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对接企业需求。一方面,鼓励支持教师通过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科技特派员等途径深入社会和企业,努力成长为“双师双能型”教师,从而及时、真实、动态地洞察行业新业态、产业新结构。教师通过“走出去”,积累多元化的职业经验,及时将新知识和经验“带回来”,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的鲜活内容。另一方面,高校要健全就业反馈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关注学生毕业后的长远职业发展,以此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对人才教育培训环节和标准作出调整,慢慢地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可从两个维度展开考察。一是大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大学生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高校应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到市场之间的竞争一线、技术创新前沿、产业高质量发展阵地中提升综合素养,在融入国家发展愿景中实现个人理想。专业课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与学生之间长期的相互信任关系,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以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形式开展工作前途预判和职业生涯决策,帮他们正确分析“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有关调查显示,“稳定”成为仅次于“薪酬福利”“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偏好的第三大因素。当考公、考编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避风港”,而政策性岗位有限,“幸存者偏差”效应很可能被无限放大。其中,又有多少本科生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和向往选择考研,而不单单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盲目跟风?学生即使是出于自我提升目的选择考研,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专业背景和学业水平,选择正真适合的学校与专业作为努力的目标。教师应当利用在本领域的资源优势和专业判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就业需求,帮他们在考公、考研、创业和就业之间作出理性选择,最终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