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901919522

【简报】共读陶西平先生教育漫笔——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做教育路上追梦人

简要描述: 原标题:【简报】共读陶西平先生教育漫笔——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做教育路上追梦人 ...

详细介绍

  原标题:【简报】共读陶西平先生教育漫笔——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做教育路上追梦人

  在万物并秀的孟夏之时,2023年5月31日下午,明远教育书院在海嘉学校举办了第26期明远读书会,本次读书会共读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的教育漫笔,包括《在反思中创新》《涌动的潮流》《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为生命而为》四本书,既为共享教育理念,也借此特殊方式追忆三年前离世的陶西平先生。本次与会嘉宾分别是著名教育家、明远教育书院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小学管理》原主编沙培宁女士;明远教育书院理事、学术委员,中育集团董事长、海嘉学校理事长王伟博士以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小初分会理事长、湖南金海教育集团总校长、吉林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王文源先生。会议由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中国教育报》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女士主持,她倡导大家在品读书籍中感受教育之美、思想之美与世界之美:「读书思人,人生有涯,思想常青。」

  顾明远先生是陶西平先生的老朋友及老战友,两人相交相知数十载,共事四十年间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殚精竭虑。陶先生去世后,顾老曾以一篇六千字多字长文纪念陶先生,文章发表于《光明日报》,殷殷之情,感人至深。顾老称赞陶先生以开阔的视野、凝练的思想以及深刻的理论为北京市教育发展带来了卓越成就。教育有其自身规律,是个慢行为,因而陶先生提倡「微创新」——不是颠覆以往所有教育思想与理念,而是从一点一滴干起,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创新。顾老称陶先生是既有深刻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当代教育家:「陶西平先生离开我们三年了,但他的教育思想永存,我们再次怀念陶西平先生,希望他的教育思想能继续发扬光大。」

  陶老生前常鼓励每位老师通过个人微小的改进来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心系教育,一生关心指导过不计其数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无数校长教师都曾受惠于先生,海嘉学校也是其中之一。王伟博士对当年教委第一次来检查决定给海嘉办学许可证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陶先生亲自来海嘉接待了对方,他说,作为曾经中育集团顾问委员会主任及海嘉学校名誉校长,陶先生在很多教育细微处给予了海嘉学校和他本人莫大的关怀,感念他曾给予了自己很多智慧的启发,王博士分享了深受影响的三个方面:教育管理、国际教育和教育理想。

  在教育管理方面,陶老特别强调企业的成功定律,比如普拉哈拉德公式里提到一个组织必须同时具有两种核心能力:N=1,R=G。N=1意味着无论一所学校有多少学生,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的体验如何,因而陶老一直强调个性化教育体验需共创;R=G代表全球性资源与人才获取,若要满足个性化,就需大量资源导入,海嘉也在朝此方向努力,在过程中也得到了陶老很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王博士介绍海嘉现在西方团队有130多人,很多课程、教育资源与网站,以及学习资源评估工具都是全球性的,包括WASC、IB等认证也都是全球性的。而链接这些资源是为更好地帮助每一个N=1。陶老类比说就像老中医开药方,都是胃疼,但原因可能不同,病症也就不一样。班里的学生可能在一些方面有共性,但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要拿放大镜看到整个世界的变化,调动一切可调动资源为学校每一个个体服务,看到一个个具体的老师和学生,关注每个个体的体验,搭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而非大而化之,这样教育的个性特色才有意义。

  陶先生常讲要「瞪着三只眼穿越玉米地」。王博士回忆起2020年元旦期间最后一次跟陶老见面的场景,当时先生说这时候更要有三只眼,更要穿越玉米地:一只眼看着内部和团队;一只眼看着外部需求和同行;第三只眼看着行业趋势和政策变化,现在的行业趋势和政策变化太快,这三只眼要有足够穿透力才能在这个时代稍微前进一点点。陶老认为教育管理也是穿越玉米地的过程,第一要穿越得快,这是速度,做事要有速度;第二穿越时掰的玉米要多,这是效益,实现成果要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没有成果无法谈管理;第三是穿越后身上被玉米叶割破的伤口要少,因为玉米叶是很锋利的。只有速度、安全、效益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一个组织的前进:「清高不能济世,正确未必成功。」

  第二是关于国际教育。陶老在书里写道:「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他说世界是个圆,圆周是无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圆心,圆心无处不在。而教育就是个半径,半径越长,世界就越广阔。不同人的半径不同,因他们所受教育不同,而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是拉长教育半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它,可使学生、学校乃至整个中国都拥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欲知明日之世界,且看今日之青年」,当有多样丰富融合的教育,就会出现多样丰富融合的人才,才能拥有多样丰富融合的未来。

  第三点关于教育理想。陶老的《追梦人》刚出版时王博士就买了很多本送给同事,大家都是教育道路上的追梦人。陶老说要满怀热情与期望,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在希腊神话里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期望倾注在雕刻的美丽少女身上,日久天长雕像居然活过来了。后来人们把热情与期望可促成自我实现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陶老提倡老师或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和事业满怀热情与期望,尽管学生的学习成就与进步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教师的热情与期望可成为重要动力。世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但要有理想,要成为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追梦人。王博士对此非常赞同:「教育道路上无所谓成败,也无所谓短暂与漫长,只要追了,内心就已感到无比美好了。」陶老心中认为的教育家有三条标准:一是有执着的教育追求,二是有成熟的教育理念,三是有成功的教育实践,他鼓励海嘉以用一百年办一所好学校的信念,傻呵呵的努力和一种无怨无悔的劲头坚持往前走。陶先生在《大家不同,大家都好》自序里写道:「社会转型期的教育转型是个充满生机,充满困惑,骄人的业绩,又是充满恼人失误的过程。」王博士希望在陶老思想的照耀之下,在这样一个历史变迁过渡区,在这样一个政策变化的交汇点上,更坚定地做教育道路上的追梦人。

  陶先生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重要创始人,也是首任会长,直接推动了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王文源校长长期研究民办教育,并曾担任中国民办教育学会秘书长,对陶西平先生的教育思想也有很深的研究。更难得的是,从2003年2月起一直到2011年11月,王校长一直在陶老身边工作,无论从思想还是生活上,王校长对陶老都有诸多感触。关于民办教育,陶老让王校长印象最深刻的,一是提出民办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供选择性教育;二是选择性教育一定要以育人为本;三是选择性教育一定要提供可选择的优质产品;四是选择性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民办学校的特色发展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领域的卓越,学校的卓越领域集中反映学校的价值观体系,并将其融入学校的生活方式,教学方式及其他行为方式中,从而成为师生成长的良好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生态环境。」陶老鼓励民办教育工作者面对困难时,要像迎风斗浪的海燕一样去追求真理,追求科学,追求学校的发展。他还强调民办教育一定要有国际视野,王校长特别提到王伟博士和海嘉学校都是陶老特别钟爱的,作为一所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学校,王校长认为海嘉在其发展中贯彻实践了陶老的很多思想。

  最后,王校长通过分享让他印象深刻的几个小故事来追忆老先生,钦佩他做人做事做学问有大格局和大智慧,也总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所谓「光照大千」。

  本次读书会分享的陶先生的教育漫笔共收录287篇文章,其中有118篇最初都刊发在《中小学管理》杂志上。早在1987年,陶老就支持创办了这本专为中小学管理干部服务的杂志,并担任了首任主编和编委会主任。从那时起,他一直坚持每月为杂志撰写文章,发表对教育问题的观点,直到去世前的半年才因病不得不停笔。陶老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由《中小学管理杂志》原主编沙培宁老师编辑,沙老师也是和陶老交往最多,感情最深的教育媒体人,不仅有深厚的学养和理论功底,在基础教育一线也有深入的影响力和实践指导力。

  在沙老师心中,陶老跟很多名人不同,越跟他走得近,越跟他熟悉,越观察细节,就越敬佩他:「他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对于陶老的文章,沙老师用了两个词高度概括:活历史与活研究。若把选集合起来,可看到近三十年中国基础教育不断探索的活力,所以是活历史;而不论从目录内容还是篇章结构,陶老的著作都跟一般理论著作也有所区别,其内容涵盖之广,话题之多样也非一般著作能及。沙老师说陶老的写作从不囿于个人理论偏好与学术口味,他最兴奋最在意的主题都来自改革实践中的原问题、真问题:「陶老和袁隆平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问题都是从广袤的大地中生长出来的,他们的研究都是基于田野,回归田野,天地融合,是饱含现场感与生命感的研究。他们从不自说自话,沉于思辨,故弄玄虚,实践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库,资源库也是他们研究与写作的最强动力。」

  沙老师回忆,晚年的陶老常攥着十几张机票等着飞,有时甚至到了机场都没法回家,工作人员只好把他的换洗衣物送到机场:「这就是他的工作风格,有很多超越个人之上的东西在吸引着他,让他为教育而奋斗。」她赞叹陶老视野宏大而不失专业性,思想永远很鲜活,逻辑总是很清晰,常给人以启发。因融汇贯通,陶老在教育诸多领域出入自由,既有自然磅礴的大气,又有举重若轻的从容,触及的问题都是只有进入改革过程本身才会有的,是实践中的真纠结、真冲突与真挑战,而非作为一个纯客体虚的研究。他不止步于解释世界,更关注如何改造世界,即使一篇千字小文,也会在简短清晰的结构中最后落地,告诉大家怎么做,而非泛泛议论,这样的活研究让沙老师觉得弥足珍贵——「陶老去世后,我们心里好像空了一大块。」

  作为本次读书会主讲人,沙老师还分享了陶老关于改革的一些反思与方法论:是否要对某些改革本身进行一些改革?是否要防止改革异化?陶老提醒大家改革是会产生正效应,但也可能产生零效应或负效应,所以真的有坏的教育改革。

  陶老的教育改革首先是以整体优化为其哲学基础,关注从学校内部管理一直到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间的关联。他认为如若不考虑问题的关联性,会造成教育科学研究分支越来越多,但分支间的相互联系及分支和外部的联系鲜有人研究。但若用线性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出以后往往会衍生一大堆问题,让人始料不及。

  第二是以整体改革为基本思路。先生认为整体优化就是要整体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上,要在更大更宽层面上,从多侧面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来考虑在更大范围内的实现,进入一个整体改革阶段。教育改革是个相互制约的整体,若只改局部,必然困难重重:「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实现在于整体改革,整体改革势必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三要遵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原则,防止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缺失。老师们都在追求新方法,但很少有人追问为何要这样做。陶老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讲过很多例子,比如有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让学生设计抢银行方案,谁设计的方案不容易被警察抓到就是好方案,这就完全背离了我们的价值。因此陶老常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住价值比智慧更重要,如果说智慧也重要的话,智慧就是用来认识一个真理——价值比智慧更重要。他提倡所有人为生命而为,这就是终极性价值,也是初心。

  第四是以辩证思维推进改革进程。改革就是新与旧的博弈,要达到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统一,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采取绝对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而是要我中有你,相互包涵,否则就会断送改革的生命。陶老同时提醒要防止片面性和线性思维,比如对有差别的人进行无差别教育,这本身就是最不公平的。所以既要关注教育公平,但也要提防大一统的倾向,即用一种理念和模式把差异化都抹平,在这个意义上需要鼓励大家不同,实现大家都好。

  第五是改革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论,他认为整体改革就是教育的各要素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合理确定,要在整体改革中确定各要素是居于主要领域,地位还是次要。整体改革虽是面面俱到,但并非主次不分。

  第六是关注改革的时间变异性。教育改革举措带有很强的时间变异性,改革的科学性不仅意味着在实施的时间点上的科学性,且意味着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是科学的。教育创新要对时间变异性做超前研究,以减少短期效应。如果单纯追求一个时间点上的效果,而不重视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改革就难以成功。

  第七,要始终保持自我批判的反思态度,就像在《戴维奇的逆转》里,戴维奇不断通过实践验证进行反思。当她认为改革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背离时,毅然作出自我否定,宣称改革方向错误,陶老倡导要善于否定自己曾倡导过的东西。

  第八,不让学校因职业困惑而失去活力,这也是在改革中陶老特别关注一线及校长的原因。他鼓励「微创新」,认为改革最终要使学校充满活力。政出多门,缺乏统筹,措施间相互冲突;或实际评价标准与确立的目标相背离都会导致学校产生职业困惑,进而失去办学活力。

  第九,求进步,而不只是求变化。陶老认为,变化并不等于进步,只求变化而不求进步,就无异于一种折腾,他明确批判排浪式改革:「当改革脱离实际、排浪式推进时,我们就会违背初衷…使这一改革不得不成为下一次改革的目标。」

  最后,沙老师的一番感慨也凝练了本次读书会的主旨:「讲陶老得讲三天三夜,他对大家来说一部大书,这部大书值得我们穷尽一生的努力去阅读、去学习、去品味。」